治肝囊肿验方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3:11 点击次数:62
平台所刊医案仅供中医临床思路参考,
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试药。
扫描下面的二维码,关注本公众号,说不定哪天就能用得上,帮到家人和朋友……
温馨提示:如果您喜欢本公众号,请进入公众号以后,点击右上角三个小黑点,设置本公众号为星标⭐公众号…感谢🙏
因为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,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,如果不点『在看』或者没有『星标』,可能就看不到我们的推送了!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肝囊肿(用小柴胡汤为基本方加减)
肝囊肿是肝内有阴邪,治疗上调肝寒,消症散结。欲除后患,必须调脾肾湿寒。所以分两步来解决。两步调理方:
第一步方:醋柴胡10 姜半夏15生姜15党参10 吴茱萸10 槟榔10 枳实10桔梗10 制鳖甲12 前胡12 生牡蛎15熬7付。一付熬出两袋,早晚各一袋。
第二步方:醋柴胡10吴茱萸10桔梗10 枳壳10前胡12 生姜15 槟榔12 制鳖甲12 姜半夏15 党参15 白芍15 生牡蛎15.熬10付。吃汤药后一个半小时后,金匮肾气丸和后爱暖参茶。
来源(爱中医)
【中医解析:肝囊肿分步调理方案的理论依据与临床思路】 一、肝囊肿的中医病机分析 肝囊肿在中医属'症瘕''积聚'范畴,其形成与肝、脾、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。核心病机为: 肝失疏泄:肝经寒凝导致气机阻滞,形成气滞血瘀 脾虚痰阻:中焦湿寒停滞,酿生痰浊 肾阳不足:蒸腾气化无力,水液代谢障碍 三焦气化失司,痰瘀互结于肝络,日久形成有形之邪。 二、分步治疗理论依据 (一)第一步方:调肝散结,疏通气机 核心配伍解析: 醋柴胡(疏肝解郁)+姜半夏(化痰降逆)构成疏肝化痰主轴 吴茱萸(温肝散寒)+生姜(温中和胃)驱散肝经寒邪 槟榔(行气利水)+枳实(破气消积)恢复气机升降 制鳖甲(软坚散结)+生牡蛎(咸寒潜阳)针对有形结块 桔梗(宣肺利咽)开提肺气,助气化运行 现代药理研究佐证: 方中鳖甲含动物胶、角蛋白等成分,具有促进组织修复作用;槟榔碱可增强肠蠕动,改善局部微循环;柴胡皂苷d具有抗炎、调节免疫作用。 (二)第二步方:固本培元,杜绝复发 调整要点: 增白芍(柔肝止痛)与党参用量,兼顾养血柔肝与气阴双补 前胡(降气化痰)与枳壳(理气宽中)协同恢复中焦气机 保留核心软坚药物,持续消散结节 后续巩固方案: 金匮肾气丸(温肾化气)配合暖参茶(温中健脾),契合'益火之源以消阴翳'理论,通过温补命门之火,增强气化功能,从根本上改善痰瘀内生环境。 三、组方特色与优势 寒热并用:吴茱萸配伍鳖甲,寒热相济而调气机 气血同治:柴胡疏肝与槟榔行气并举,兼顾化痰散结 攻补兼施:党参扶正祛邪,标本同治 经方活用:在小柴胡汤基础上创新加减,契合'肝病传变'规律 四、调理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、油腻,避免情志抑郁 建议配合艾灸章门、期门穴增强疏肝效果 定期B超监测囊肿变化,若短期增大需调整方案 暖参茶宜餐后温服,金匮肾气丸需空腹服用 本方案遵循'急则治标,缓则治本'原则,通过两阶段调理实现:初期疏泄肝经寒邪、消散有形积聚;后期温补脾肾阳气、杜绝痰瘀再生。临床验证对肝囊肿<5cm者效果显著,建议在执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- 上一篇:世界航运巨头发表声明宣布“暂停船只停靠”!
- 下一篇:没有了